11月20日,日本演员古川雄辉的一条致歉微博,让不少粉丝的期待落了空——原定于12月6日的上海粉丝见面会,因为“不可避免的原因”取消了。他在文中反复说“对不起”,评论区里有人留言“等了半年的机票都退了”,也有人轻轻回“没关系,下次要带诚意来”,遗憾里藏着点清醒的分寸感。
其实不止古川雄辉,最近一周,日本艺人在华活动、进口日本影片的“调整潮”早已经不是新鲜事。11月18日,上海国际喜剧节官方突然宣布,原定于20日至22日的“吉本喜剧专场”取消;17日晚,QQ音乐也发了公告,JO1原定在广州的Fan Party“受不可抗力影响”停办;再往前数,高汐巴、铃木良雄等多位日本艺人的演出,要么延期要么直接取消,连原本要上映的《蜡笔小新: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》《工作细胞》等日本动画电影,也被引进方悄悄标注了“暂缓”。
最直观的变化在票房里。之前靠着IP粉丝基础冲上榜首的《鬼灭之刃: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》,上映头两天还能单日破千万,可随着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错误言论,观众的态度瞬间“急转弯”——第三天票房直接掉了一半,到第五天,预测票房已经跌到2000万元左右。有影院经理说:“本来还想着加排片,结果观众问‘这片子和高市早苗有关系吗?’,问得我们没法接。”
说到底,这股“调整潮”哪有什么“不可避免的原因”?不过是中国观众用脚投了票——我们欢迎文化交流,但绝对不接受“一边赚着中国钱,一边戳着中国痛处”的双标。就像有网友说的:“我喜欢古川雄辉演的《一吻定情》,但我更记得爷爷说过‘尊重是相互的’;我追过《鬼灭之刃》的漫画,但我不会为伤害我们的人买电影票。”
其实今年的电影市场早给出了答案:国产片票房占比高达88.48%,《流浪地球2》《满江红》《八角笼中》这些“本土故事”,用共情力把观众留在了影院里。不是我们排外,是好内容从来都不需要“跪着求关注”——当国产片能拍出中国人的亲情、热血和坚守,谁还会为“不尊重我们的作品”买单?
古川雄辉的致歉里说“期待今后再相见”,可“再相见”的前提是什么?是先学会尊重,是先守住底线。就像上海国际喜剧节的公告里写的“后续如有调整会及时通知”,但观众心里都清楚:想要再来中国舞台,先得学会做“懂礼貌的客人”。毕竟,中国的市场很大,但从来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——诚意,才是最硬的“入场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