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1日傍晚,福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医院的通报,给前一天引发全网揪心的“新生儿转运坠地”事件画下了第一笔“问责标记”——涉事相关人员已被停职,而让家属耿耿于怀的“护工身份”,也终于从“模糊传闻”变成了明确的“第三方派遣”。

时间拉回10月30日凌晨3点多,林先生的妻子刚在医院完成分娩,按照流程,母子俩需要从产房转往普通病房。两个小时的观察后,护工推着载有妻子和新生儿的推车出发,可刚到产房门口,意外毫无征兆地发生:护工松开护栏去开门时,原本应该锁死的推车护栏突然弹开,裹在薄被里的新生儿“咚”地摔在了水泥地上。

新生儿转运时坠落骨折相关人员停职

“当时护士就过来看了一眼,说‘先回病房观察’。”林先生回忆,直到清晨7点,孩子突然不肯喝奶、哭声微弱,夫妻俩才急得直拍医生办公室的门——CT结果出来的瞬间,他们的腿都软了:右顶骨骨折、右顶部头皮血肿,还有少量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,院方当场下了病重通知单。

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“身份隐瞒”:当天下午,福建朗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病房慰问,他才知道,推孩子的护工根本不是医院员工,而是第三方派遣的物业人员。“如果早说清楚,我们肯定会自己扶着孩子,绝不会让陌生人单独推。”林先生的声音里还带着颤音。

新生儿转运时坠落骨折相关人员停职

10月31日,随着媒体追问的深入,医院院办终于松口:“不仅我们成立了工作组,市卫健系统也派了人过来。”而当晚的通报里,“停职”两个字,成了最直接的回应——不管是医院内的对接人员,还是第三方公司的涉事护工,都暂时脱离了岗位。

好在最新的消息里,孩子的情况总算让人稍感安慰:目前生命体征平稳,进食也恢复了正常。但网友的讨论并没有就此停止:“第三方护工的资质有没有审核?”“转运时为什么没有护士陪同?”“医院对派遣人员的管理是不是‘甩手掌柜’?”这些问题,像根细针,扎在每个父母的心上。

新生儿转运时坠落骨折相关人员停职

截至发稿前,当地卫健系统的工作组仍在梳理事件细节,关于“护栏未锁的原因”“医院与第三方的责任划分”,还有待进一步调查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场“本可以避免的意外”,已经给所有医院敲了个响钟——不管是正式员工还是派遣人员,患者的安全线,从来都不能“外包”。

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进展,等待一份更完整的“责任清单”。

新生儿转运时坠落骨折相关人员停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