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刷百度热榜,#邓莎老公行贿#的话题挂在前三,点进去看完详情,我这个做了十年新闻的老编导,差点把手里的茶盏摔了——这哪是综艺里装出来的“深情商人”?分明是藏着两副面孔的“双面人”。

先说说他的“商人面孔”。根据法院公开文书,路行原名路某,曾是上市公司创联控股的高管。为了拿下项目,他给退休公职人员史某燕送了800万市值的股票、160万现金,还有一堆商场消费卡,总金额超千万。史某燕去年年底被判十年半,可行贿的路行呢?不仅没受影响,反而摇身一变去了《再见爱人5》,对着镜头大谈“如何修复婚姻”,活像个“婚姻受害者”。

文章插图

再看他的“丈夫面孔”,比商人的套路更让人恶心。节目里他那番话我看了片段,嘴角带着笑说“邓莎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儿子”,还调侃她“以前演的都是丫鬟宫女”——邓莎当年为了带孩子推了三部戏,从二线小花变成偶尔接配角,这些付出在他眼里连“值得一提”都不算。更寒心的是,两人结婚八年分居五年,每天说话不超过12分钟,家里有多少存款、公司赚多少钱,邓莎一问他就急:“女人管那么多干嘛?”

最让网友炸锅的是,这么个有行贿污点、价值观扭曲的人,咋能堂而皇之上综艺?我以前做电视台编导时,嘉宾背调要查三代:有没有违法记录、社会评价怎么样、有没有负面新闻,这是基本操作。可现在的网综倒好,为了流量连底线都丢了——节目组说“关注婚姻话题本身”,可婚姻话题的前提,是嘉宾得有基本的做人底线吧?

文章插图

其实网友的愤怒,本质是对“劣迹者走红”的不满。路行的事戳破了两个泡沫:一个是“商人深情”的人设泡沫——有些老板表面文质彬彬,背地里干的都是违法的事;另一个是“综艺无底线”的流量泡沫——为了博眼球,连“价值观正确”都能抛在脑后。

我在重庆待了三十年,最烦这种“两面人”:表面一套背后一套,把别人的付出当笑话,把违法的事当“本事”。希望这次的事能给综艺圈敲个警钟:流量重要,但底线更重要——观众愿意看的是真实的故事,不是“劣迹者的表演”。

文章插图